2018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表決通過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并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渡虾J猩罾芾項l例》的頒布將對實現超大型城市加快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管理目標,促進超大型城市精細化管理,建設美麗生態(tài)之城和“無廢”具有重要意義。此次制定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出臺,標志著上海生活垃圾分類已選擇轉守為攻,將開展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革命”。
上海與“紐倫東巴”比較,最大短板就是垃圾問題
按照2017年12月15日國務院批準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17-2035年)》,到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2035年,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創(chuàng)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tài)之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目前,從經濟、金融、航運、貿易等國際經濟中心城市的一些維度和指標來考量,上海和紐約、倫敦、東京、巴黎等世界一線城市的水平已不相上下,差距不大。但是,在城市垃圾處置方面,上海則相對落后,可以說是上海城市治理中的最大“短板”之一。
根據最新的一份權威調查數據顯示:上海目前生活垃圾焚燒占比約36%,填埋處理約50%左右,生活垃圾循環(huán)利用的比例小于10%。而倫敦的這三個比重分別為40%、30%、近30%,東京大約是75%、3%、20%。目前,上海每人每天產生的垃圾已經超過1公斤,每天垃圾產生總量超過2.6萬噸,正在逼近上海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能力的極限,必須要采取剛性措施推進垃圾分類和源頭上減量。為此,要實現“垃圾分類、源頭減量”目標,就必須做到全市協(xié)同作戰(zhàn),通過立法形式明確個人和單位的責任,發(fā)動群眾和全社會打好垃圾分類攻堅戰(zhàn)、持久戰(zhàn),這也是上海歷史上最嚴的“垃圾分類革命”。
上海推進城市垃圾分類的目標和基本路徑
上海生活垃圾分類是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過程綜合治理、全社會普遍參與”理念,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市場運作、城鄉(xiāng)統(tǒng)籌、系統(tǒng)推進、循序漸進的生活垃圾管理體系,全面提高實效,加快建成生態(tài)之城。
2019年,上海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基本路徑:全面覆蓋格局將基本成型,居住區(qū)、單位、公共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70%以上居住區(qū)實現垃圾分類實效達標;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基本建成,即建成8000個“兩網融合”服務點和170座中轉站,配置900余輛規(guī)范的濕垃圾車輛和17輛有害垃圾專用收運車,全面規(guī)范干垃圾車輛標識。在此基礎上,實現全市干垃圾日均控制量不高于2.1萬噸,濕垃圾分類量日均高于5520噸,可回收物回收量日均高于3300噸,干垃圾焚燒處置能力將達1.93萬噸/日。全市還將普遍舉辦垃圾分類及普法為主題的“十、百、千、萬”系列活動——成立10支志愿者隊伍,舉辦100場宣傳活動,覆蓋約5800個居(村)委,發(fā)放800余萬份宣傳海報及資料,基本形成人人知曉、普遍參與垃圾分類的社會氛圍。
上海推進城市垃圾分類的保障措施
近年來,上海為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國際最好水平,精準發(fā)力,在“五違四必”區(qū)域環(huán)境綜合整治、中心區(qū)煙花爆竹“禁燃令”、交通違法行為大整治、城市營商環(huán)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初步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超大城市精細化管理這一世界級難題進行了深入探索。
為使城市垃圾分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上海將對照“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的要求,建立以法治為基礎的垃圾分類制度和市政府和市人大常委會相關領導為雙組長的立法工作領導小組。同時,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全市基層尤其是居民區(qū)黨組織管理工作職責,形成社區(qū)黨組織、居委、物業(yè)、業(yè)委的“四位一體”合力抓實四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特別是落實街鎮(zhèn)聯辦及居(村)委每1-2周的垃圾分類工作分析評價制度,發(fā)揮居民自治功能,充分調動居民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具體保障舉措上:一是打通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產品出路。對濕垃圾資源化設施建設按照項目開工時間段,分檔定額補貼。做好濕垃圾資源化利用產品作為有機肥的可行性研究,今年將研究落實生活垃圾焚燒設施建設投資補貼政策,打通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產品的出路;二是制定“濕垃圾不收費,干垃圾合計成本收費”的經濟激勵形式。在落實“不分類、不收運、不處置”的基礎上,擬研究制定“濕垃圾不收費,干垃圾合計成本收費”的經濟激勵形式,以加強引逼單位分類;三是推進各區(qū)參照市生活垃圾處理按質收費制度,落實區(qū)處理設施對街鎮(zhèn)的品質控制和獎懲措施。
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 兼職研究員
全球化智庫(CCG)特約研究員 陳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