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受訪者供圖)
他是院士,卻常年躬耕于大山里、泥土中,幫助40多個曾經的貧困縣建立食用菌支柱產業(yè)。被習近平總書記稱作“小木耳、大產業(yè)”的陜西柞水木耳,也與他相關。
他年過古稀,卻從未停止科研教學的步伐,實驗室里加班最晚的是他,身為院士每年仍堅持為研究生講課的也是他。
他一生都與菌類打交道,他的領帶上多是木耳、蘑菇圖案,頗有“不瘋魔、不成活”的范兒。
他是李玉,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知名菌物學專家、吉林農業(yè)大學教授,中國為黏菌新種命名的第一人。搞科研,帶學生,做產業(yè),這位“木耳院士”一輩子只圍著“小木耳”“小蘑菇”打轉,卻將事業(yè)做到極致。
愛了“木耳”一輩子
走進李玉院士的辦公室,辦公桌上除了各類文件、書籍外,各種蘑菇造型的物件也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樓下實驗室里有我們生產的木耳冰激凌,請你們嘗嘗!”李玉熱情地問候記者,提起深加工產品時很自豪。
李玉與木耳等食用菌的緣分,要從讀書時說起。他的老家在山東,是個書香門第,他從小學習琴棋書畫。從山東農業(yè)大學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吉林省農科院白城農科所,腳踩土地,背朝驕陽,一干就是10年。這10年,讓他愛上了農業(yè),養(yǎng)成了扎根土地的習慣。
隨后他考取了吉林農業(yè)大學微生物專業(yè)研究生,師從我國著名的真菌學家周宗磺教授,正式走進菌物世界。
在物質匱乏、生產力低下的年代,我國菌物學研究起步晚,面臨沒有專業(yè)學科、沒有專業(yè)教材、沒有經驗的“三無”局面。在導師組建的研究室,他逐漸展開各類菌物實驗;在圖書館,他啃遍國外相關文獻。作為菌物學領域的拓荒者,他汲取的知識宛若積少成多的柴火,讓前進的路越發(fā)明亮。
李玉快畢業(yè)時,導師因病逝世。臨終前,老先生囑托:希望他把菌物研究繼續(xù)進行下去,不能放棄……
此后,他留校成了老師。自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他和學生們跑到全國各地調查菌物資源,系統開展菌類資源收集、保存、評價和利用等基礎研究,獲得1.2萬份標本與菌株。僅黏菌就報道了400多種,占世界已知種的43%;發(fā)表新種71個。出版兩本黏菌學理論專著,完成《中國真菌志——香菇卷》編研。
作為國際藥用菌學會主席,他率領研究團隊制作出全球98%以上的黏菌分子生物學標本。現在,世界上每10個黏菌新種,就有一個是中國人發(fā)現的。在他與菌物學科研工作者數十年的努力下,中國菌物學研究與世界前沿不斷接軌,存在感越來越強。
兒子繼承他的衣缽,在山東農業(yè)大學從事菌類研究;他為孫女起名“小木耳”,喜歡烹飪“蘑菇宴”;走到哪里,聽到“蘑菇”“木耳”就會眼睛發(fā)亮……“這么多年總有力量牽引著我,讓我不敢有絲毫懈怠。如今看來,我沒有辜負老師的希望,把他的愿望變成了現實,將菌類科研成果推到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前沿?!毙闹袩釔酆蛯煹膰谕谢蓤?zhí)著,讓李玉目之所及皆菌物,愛了“木耳”一輩子。
是嚴師,也是慈父
在吉林農業(yè)大學,李玉團隊有60多人。“忙”“怕”“苦”是很多人跟隨他的直觀感受。
“如果能在食堂見到我們,說明李院士出差了。他只要在學校,我們基本吃不上飯,只能對付點面包和餅干。”吉林農業(yè)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副院長付永平說,自從加入團隊后,她就很少有準時下班的時候,半夜回復信息也是常事。李玉的“大弟子”、吉林農業(yè)大學食藥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長田也“控訴”:“跟了老師28年,除了工作就是工作,春節(jié)還能休息幾天,其他假期根本不存在。就連許多個春節(jié),也是陪著院士出差度過?!?/p>
與他開會更是“煎熬”。“大家都被他批評過?!崩铋L田指著團隊成員說。李玉記憶力非常好,有人匯報時做了70多頁幻燈片,他不記筆記,但脫口就能講出第幾頁有什么問題。一點瑕疵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一旦發(fā)現有不該出現的錯誤時,無論老將還是新兵都會被他嚴厲批評,完全不留情面。
但報考他研究生的學生還是一茬又一茬?!澳懿荒芤恢毕锣l(xiāng),肯不肯吃苦?”這是李玉選學生時最關注的問題。楊陽在2015年考入李玉門下,雖然是女生,每年仍要有4個月在大山上采集培育菌種、教農民栽培技術。
時刻處于緊張狀態(tài),偶爾還會累到“崩潰”,為什么楊陽等人依然愿意跟隨李玉?
“跟著李老師能學到特別多,所有的辛苦都是為提升科研能力做積累。”楊陽說。在科研上,李玉對學生們是嚴格、細心的。由于科研出成果的周期長,團隊從不將論文作為考核的唯一標準,而是加入實際應用成果、調研天數等,每項工作的價值都能被認可。
生活中,他更像是慈父?!八Uf自己是個‘雜家’?!崩铋L田說。李玉知識淵博,他常邀請學生到他家,與大家聊歷史、攝影、體育、音樂、詩詞歌賦,宛若行走的百科全書。每次出差前,妻子會做餃子給他,他就邀請大家一起來吃。遇到家庭條件困難的學生,他常自掏腰包,給他們生活費。
“教書育人與科研同樣重要?!崩钣裾f。過去菌物學沒有專門的學科,他帶領學生編訂教材、完善教學內容,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菌物專業(yè),較短時間內創(chuàng)造性地在吉林農業(yè)大學設立了菌類作物自主設置學科碩士點和博士點。2019年,他又推動菌物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正式列入國家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成為我國首個菌物類本科專業(yè)。不管有多忙,他每學期都要給研究生上課,與本科生們交流……
30多年來,他累計培養(yǎng)菌物學領域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上百人,大部分學生已經成為菌物產業(yè)的領軍人才或骨干力量,比如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所長孫曉波等。從他的“菌物學黃埔軍?!碑厴I(yè)后,學生們奔赴天南海北,繼而再開枝散葉、代代相傳。
小木耳,大產業(yè)
“網紅”直播帶貨,訂單紛至沓來,電商銷售火爆……如今,被總書記稱作“小木耳,大產業(yè)”的陜西柞水木耳火了,走向了全國各地百姓的餐桌。
不僅是柞水木耳,還有吉林黃松甸木耳,吉林汪清木耳……小木耳在全國多地都形成了大產業(yè)。其中很多都與李玉息息相關。
對李玉來說,推動菌類產業(yè)化是與搞科研、教書育人并行的三件大事。吉林省蛟河市黃松甸鎮(zhèn)是他最早進行產業(yè)化推廣的地方。黃松甸鎮(zhèn)有栽植木耳的傳統,但長期采用粗放的栽培技術,產量一直不高。20世紀90年代,李玉在出差途中看到當地宣傳木耳的廣告牌,主動找上門來。
與農民一起摸爬滾打,培育新品種,探索地面擺放全光栽培,推廣微孔出耳技術……幾年下來,黃松甸鎮(zhèn)成為中國知名的黑木耳之鄉(xiāng),如今鎮(zhèn)里全部村屯都從事食用菌生產。
吉林汪清、浙江慶元、山西臨縣、貴州銅仁、河北阜平……自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以來,他的“扶貧戰(zhàn)隊”在40多個曾經的深度貧困縣(市)留下足跡,幫助當地建立菌類支柱產業(yè)。他自己更是不顧70多歲高齡,每年累計有280余天躬耕于一線?!袄罾蠋熌昙o最大,但是比我們這些年輕人腿腳利索,每次上山他都是最快的?!薄皯?zhàn)隊”成員王琦說。
對于“戰(zhàn)隊”來說,既然管了,就會一直把產業(yè)管下去。王琦至今還保持每個月去柞水進行技術指導、答疑的頻率。持續(xù)的科技幫扶為各地帶來顯著變化。楊陽親眼見證了改變。初到柞水縣金米村時,村里的小賣店幾乎只有飲料、面包等少量商品,“沒錢進貨,大伙也買不起”。團隊到來后,小賣店老板跟著種木耳。效益好了,農民富了,小賣店的商品豐富了不少。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扶持各地產業(yè)發(fā)展時,“菌物學黃埔軍校”也在不斷壯大。至今,李玉已培訓技術骨干8000多人。黃松甸鎮(zhèn)干部崔成在他影響下深深愛上了食用菌栽培,退休后,加入李玉團隊,跟隨他奔走全國。
有人曾問李玉:“食用菌專業(yè)偏冷門,也不像主糧直接影響百姓的飯碗,研究這些有什么用?”
“我們搞農業(yè)科研的,不就是為了將研究造福百姓嗎?更何況木耳種植易上手,見效快,對健康有益,可以在百姓餐桌上普及。這一產業(yè)不僅能幫著農民脫貧,還能在鄉(xiāng)村振興建設中大有作為!”李玉說。
李玉研究發(fā)現,食用菌具有“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等特點,還能實現農業(yè)廢棄物的資源化,推進循環(huán)經濟發(fā)展,前景十分廣闊。從1978年產量僅5.7萬噸到如今年產量近4000萬噸,“小木耳”和“小蘑菇”帶動3萬余戶農民增收,創(chuàng)造直接經濟效益近300億元。木耳脆片、木耳冰激凌等深加工產品也逐步走入百姓餐桌。由于表現突出、成績斐然,李玉獲得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我與木耳打了40多年的交道,更會一直‘交往’下去。”在李玉心里,盡管食用菌產業(yè)已遍布全國,但很多地方的生產技術落后,優(yōu)質品種選育緩慢?!拔蚁MY合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以工業(yè)化思維指導食用菌特色產業(yè)發(fā)展,實現全產業(yè)鏈智能化升級改造?!彼f。
“木耳院士”的木耳夢,還在書寫。(記者郎秋紅、孟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