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2月3日長沙訊 12月2日至3日,“中國式現(xiàn)代化視野中的毛澤東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韶山舉辦,本次研討會也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第30次年會、第十六屆全國“毛澤東論壇”。來自中共中央黨校、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國防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美國伊利諾伊衛(wèi)斯理大學、美國奧本大學、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日本筑波大學、英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希臘伯羅奔尼撒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gòu),中共一大紀念館、楊開慧紀念館、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湖南省黨史陳列館等革命紀念場館,以及《人民日報》《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國黨政干部論壇》《毛澤東研究》等媒體的150多位學者、代表,圍繞研討會主題展開深入研討。
湖南省韶山市管理局黨委書記高揚先、湘潭大學黨委書記劉起軍教授,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對外合作交流局長楊明偉研究員先后致辭。湘潭大學副校長盛明科教授主持開幕式。
楊明偉研究員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chǎn)黨的使命任務。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強國目標的思考、設想和實踐探索,由來已久。僅從新中國成立以后的視角看,毛澤東對設定強國目標和如何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都有著深入和清晰的思考,有著全面和廣泛的探索。這些思考和探索在今天我們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新征程上,具有重要的思想啟發(fā)、理論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
研討會設置4場主題發(fā)言,4個平行分論壇。與會學者認為,毛澤東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偉大開拓者,初步探索了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道路,以深邃的思考和前瞻的眼光,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求是》雜志社原社長、中國史學會會長李捷教授認為,民族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關乎民族的未來。毛澤東倡導實事求是思維、辯證思維、系統(tǒng)思維、歷史思維、轉(zhuǎn)化思維,克服了教條主義、形而上學、碎片化、短視化、平面化和僵化思維,為深化“兩個結(jié)合”,提升中華民族思維能力作出了歷史性貢獻,推動了中華民族思維方式根本性變革。
山東省政協(xié)原副主席、山東省政協(xié)黨組成員、山東省社科聯(lián)主席、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會長唐洲雁認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邏輯起點是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革命斗爭、新文化形態(tài)、黨的建設等方面,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取法毛澤東認真學習、正確看待、科學運用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辯證態(tài)度,歷史發(fā)展地、辯證統(tǒng)一地對待傳統(tǒng)文化,有助于推動中國式現(xiàn)代化行穩(wěn)致遠。
美國伊利諾伊衛(wèi)斯理大學Thomas D. Lutze(羅其韜)教授分析了毛澤東1963年和1968年支持非裔美國人斗爭聲明的現(xiàn)代意義,認為毛澤東不但把對黑人的壓迫看作是制度性的,而且找到了持續(xù)壓迫黑人的種族主義根源——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毛澤東的這些思想不僅指導和激勵了美國反對黑人壓迫的運動,而且也指導和激勵了整個亞非拉國家反對種族主義和帝國主義統(tǒng)治的運動。
日本筑波大學廉舒教授從“亞洲主體性”視角考察了二戰(zhàn)后初期到1976年日本學界對毛澤東思想的研究情況,認為日本學界關于毛澤東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獨立性”“同一性”“獨特性”三個層面。這些研究對中日兩國各領域交流產(chǎn)生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歷史局限性和盲目性。
本次研討會由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湖南省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中國深圳·民族精神與中國發(fā)展研究中心聯(lián)合舉辦。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鄒碩|熊志偉 ?王成奇)
(鄒碩|熊志偉)